太原地势,东西两面环绕着高山,晋水、汾水纵横流贯在市的效区,多少年来,人民就利用这自然条件,引晋、汾之水,灌溉稻田,在东西山坡,培育果木,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改进,于是大米和某些果品形成为太原的特产。 晋、汾水利来历很早,据古书记载,后汉安帝元初三年(公元116)春正月,“修理太原旧沟渠,灌溉官私田”,这里既说元初三年已有“旧沟渠”,那么太原的水利兴修,一定早于元初以前,不如有多少年了。晋水自古以来,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巨湖、一条长河,白冷冷的清水中,“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”,而隆冬不死的“水底萍”,尤其在北方是奇迹,“晋国”、“晋阳”、“晋祠”这些名词的起源,都跟晋水有关。晋祠大米,老早就是太原的特产,但起于何时,尚难说得十分清楚,“隋开皇六年(公元586年)引晋水溉稻田,周回四十一里”,从这条记载,明明白白地可以看出,晋祠大米至迟也起于此时。晋祠大米颗粒较大,微带褐色据说由于晋水中含有明矾的缘故,质较硬,连蒸五次不粘,再就中医的说法,晋祠附近,土壤中含有碱的成分,所以米性微寒,它和天津小站大米同为华北著名的农产品。 |